24岁白领小腹隐痛八天后就医,竟发现阑尾已坏疽穿孔,腹腔内形成巨型脓肿,感染性休克险些丧命——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,撕开了拖延就医的致命隐患。胃肠外科专家警告:右下腹持续疼痛超6-8小时伴发热呕吐,正是身体发出的“最后警报”。
从隐痛到穿孔:炎症如何吞噬健康防线
患者最初将腹部隐痛误判为“胃肠炎”,自行服药后疼痛非但未缓解,反而逐渐固定于右下腹。此时,本已发炎的阑尾因血液供应受阻开始坏疽,管壁像腐烂的水果般出现破口。CT影像清晰显示:脓液已突破阑尾腔,在腹腔内形成直径超10厘米的盆腔脓肿,肠道因受压膨胀如气球,周围组织呈现蜂窝状坏死。
“当疼痛从游走转为固定,说明炎症已突破黏膜层,开始侵蚀深层组织。”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包真医生解释,阑尾穿孔后,数亿细菌与毒素会通过破口倾泻腹腔,引发链式反应:脓液刺激腹膜引发剧烈疼痛,细菌入血导致高热寒战,最终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。手术记录显示,患者腹腔内已形成复杂粘连,肠管与系膜被脓液侵蚀,剥离过程需极度谨慎。
黄金72小时:错过手术时机的致命代价
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体征:血压降至80/50mmHg,心率达120次/分,皮肤湿冷如冰。手术团队在腹腔镜下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:200ml恶臭脓液裹挟着坏死组织涌出,原本脆弱的肠道因长期受压出现阶段性水肿。
展开剩余40%“阑尾炎手术存在48-72小时黄金窗口期。”包真强调,超过此时限,每拖延1小时,手术风险增加15%。本案例中,患者错过早期微创切除机会,不得不接受更复杂的脓肿引流术。更严峻的是,腹腔残留感染可能诱发肠粘连等远期并发症。
这场生死劫难为所有人敲响警钟:当右下腹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,伴随发热(>38.5℃)、恶心呕吐时,切勿硬扛或自行用药。现代腹腔镜手术仅需3个0.5cm小孔,24小时内即可完成治疗。记住:身体不会“突然”崩溃,那些被忽视的信号,终将以更剧烈的方式回响。
采写: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温玮 通讯员 张灿城
发布于:广东省网配查配资.股票开户.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